佛学基本常识之归纳

2024-02-19
17
分享

要点1:佛教非教

中国不同于西方,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虽然我们都知道佛教,但佛教是中国化了的佛教。佛教在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宗教,因为它是无神论的:佛教没有神。

无论后世子弟为佛教之昌盛,如何将释迦牟尼本人及其学说推向一种“神格”的阐释与操作。事实是,从历史上佛陀本人的客观存在与其弘法的倡导上,佛陀本人都不曾也不希望他人将自己神化,也不希望偶像崇拜。

历史中的释迦牟尼就是普通的人,Buddha这个梵文单词被翻译成“佛”,它的本意是“觉悟者”。所以,佛就是觉悟者。佛陀弘法的目的是助人走向觉悟,成为觉者。从来不是要求众人崇拜。

当然,在民间信仰的现实操作里,大家对佛学的理解产生了宗教化的特点。比如烧香拜佛,祈求愿望,希望佛祖能助我们逢凶化吉、幸福安康,得愿之后还会还愿以示敬重。

但拜拜是一回事,在根本上理解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流于民间形式,而忘记了佛陀创建佛教学说的初衷,那就本末倒置,缘木求鱼。越是了解初始情况,我们才能更客观更虔诚的从事信仰的操作。

佛教虽然冠之以“教”,但本质上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走向“觉者”的学说。


要点2:渐、顿悟之分

我们一般人总是认为,悟道就应该是顿悟,“顿悟”表征一种质变。尤其是禅宗顿悟的故事影响过于广泛与流传,所以很多人对悟的理解,就是一种“开关化”的理解——往上一拨是悟了,往下一拨没悟。

事实上,悟与不悟所描绘的不过是不同种的境界与感受罢了。这与佛教关于境、行、果的修行认定有关系。境,指的是修行所达到的境界,是对“目标”的描述。涅槃解脱、离苦得道,是佛教追求的终极境界,也是顿悟所要指向的终极。行与果,强调的手段,达到不同境界与终极境界所需要的手段。

在目的与手段的认定与理解上,其实佛教一直就是有分歧的,或者说不同派别是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

换句话说:顿悟的内容,即“涅槃”之境,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获得?

不同的派别在这点上,说法一直就没统一过。

如果以瞬间的悟或者不悟,作为谱系的两端。禅宗的主张肯定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然而,对于佛教历史进行梳理时,我们发现的思路却不是这样的。大家都认可有一个终极的涅槃之境。但是很多派别的观点是,这个终极是不可以很轻松很简单的就可以瞬间达成——仔细想想这也有道理,要是是个人都可以瞬间达成佛之境界,那岂不是太容易修行了嘛。那人还不得狂上天呐。

所以,很多派别的主张是在走向最终的顿悟之前,需要按阶段进行修行,有一个渐近的过程,最常说的是有9个阶段,前面这9阶段都需要投入精力修行获得,在都达成之后,在从9向终极的追求过程中,才有可能顿悟。即“顿悟“被解读成「渐进+瞬间」的过程,而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当头一棒就成了的“瞬间”。

这本身就是佛教高僧大德们在对作为谱系一极端的“顿悟”,进行一种变相化的再解读。说白了就是不太认可人能瞬间飞升的逻辑。

在这个意义上(北大学者杨立华老师的观点),禅宗学说给人一种非常“油滑”的印象。凡事不着意修行,总想图省事,一下子得道。这本身容易给人投机取巧和不走正道的印象。所以显得“油滑”。

所以,在渐悟与顿悟的理解上,在神秀与慧能的分野上,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不要因为禅宗公案的玄乎之说,而忽视了修行本身的“踏实”与“苦行”的基础要求。


图片

要点3:有和空

有和空,这两个概括性的总结,实则是佛教诸派思想交叉混杂的一个根本。对“有”的理解,不是我们现在汉语里简单理解的存在着某物。佛教对“有”的理解,其实发生了一种三层理解上的分岔(坦白说,行文至此,笔者也不敢说对此理解足够清晰,仅是自我感觉与一家之言):实有,名有(即概念有),法有。空同样被被分成三个层次:本无,名无,法无。

你会发现,佛教思想家们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与解读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以一层语义之内涵来定义一个概念与词汇。他们喜欢对一个概念玩“套娃”。

有和空被他们赋予了多层含义,以表征这个世界与内在,于是这词本身就显得丰富与歧义了。思想的混乱与玄乎,就产生了。也显得解读者高深了起来。本质上,这是一种词汇在做定义时,其边界与内涵不够明晰的错误示范与方式。但是在印度人那里,没有这样的语言意识。他们是想到什么层次的理解,就覆盖在原有的词汇之上,以至于一个简单的“有或者“无/空”,变得无限之复杂。给人脑子绕的晕乎的。哈哈哈,都懵逼了。

举个《金刚经》最常见的三句义表达,来说明一下这种思维: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一句话,“如来说世界”(如来说,有一个世界);第二句话随即来了,“非世界”(就不是世界);第三句又来了,“是名世界”(所以称它为世界)。

第一句,“如来说世界”,就是有一个世界,我们的正常理解是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实体(与我们的现实情况相对照)。但实际上,佛教真正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要把这个世界看成实体。第二句就是对前一句理解的180度反转,闷头一棍点破,我们对世界是实体的理解是错的,实际是这个世界是非世界,即非实体的。第三句,揭露本质、作出总结,“是名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由实体组成的,本质上它是缘起组成的,所以称之为“名世界”。

“名”这个词,也是佛学里常用的一个词汇,其实指的就是概念(定义上的内容)。

理解了上述佛教对词汇进行的一种类似层层堆砌盖楼性的思想操作后——反过来他们在阐释概念时,也是一种类似“剥洋葱”形成层次的解读——我们也就大体上理解了佛学思想的复杂性与表达习惯。

“世界”在佛学的阐述里,是有三个层次的:一个是一般化理解的存在,即有,或者说实体有;但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虚假存在,不是实际存在。我们理解的这种实体仅仅是存在于我们概念里的东西,其本质上是一种概念的“世界”。即是我们人认知层面上的世界,只不过我们错把它当成实体了。实际上,世界的本质是“无(的)”,是“空(的)”。

因为整个世界是因缘聚合而成的,这东西不能长存,本质是流变的,不存在实体。佛教思想就是把这样一种对名词进行「拆层+阐述+结论」的表达形式作为其论述其思想观念的操作手段。

不同派别的区别就是在于,拆层时的逻辑与阐释时的起点不同,所以说法各异,读了叫人脑壳疼。但本质上,大家的思路框架是一致的。

甚至,我们还不能把有和无视为对立的概念,以光谱的两端进行理解。有部分人认为,有和无是一体的,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哈哈哈,是不是又绕晕了)。这又是在对定义进行人为的重新建构。我们的理解里“有”就是”非无”,就不可能是“无”了。反之,也是一样。但这群佛教徒可不管那个,就是敢胡乱定义。有也可以是无,无也可以是有。在他们的定义里,这两个词汇的含义又被同一了。定义本身反应的就是思想上对世的理解问题。所以,哲学家和辩论队在聊思想和搞辩论之前,先统一定义和问题范畴是非常必须的步骤。

同样的一个“有”,有的派别当成“实体”理解,有的派别当成“空无”理解。大家在定义上就没统一,最后怎么在思想上统一呢。

如果看破了这层内在关系。我们在理解具体的一个观念的阐述时,分清楚他们到底是在几个层次上或者说赋予了去套路的主题几个不同的层次,就可以相对清晰的理解其表达的真意了。(佛教思想的复杂性,很多时候就在这个费劲的弯弯绕上)

对任何观点要有三个层次的预设与理解,是我们更好的厘清佛教思想,摆脱陈述迷宫与思想弯弯绕的“利器”。

说白了,这些思想家特别爱聊“现实存在”(康德哲学称之为“物自体”,他认为人永远不能掌握“物自体”,通过知识理解的只是“现象”。我们是通过现象来理解“物自体”的。这其实和佛教思想关于“名”与“实”的区别逻辑是一样的),概念存在、本质存在(基于佛教思想论证本质)三者的关系问题。并对应之,有无,有空,空无,等诸多词汇的阐释。(看多了感觉好烦,磨磨唧唧的,搞不清到底在说什么,哈哈哈)

说白了,佛教为了装高深,非要把大众一般化的概念理解破除掉,破的过程是冠之以佛教创造的词汇定义来形容,最后再下一个对原有一般化概念进行了覆盖于修正的新定义描述。

了解了这点,你就会故作高深、妆模作样的聊佛学了。

佛教谈“有”,你要清楚他是在什么维度和定义里谈“有”,谈“无”,谈“空”,又是在什么范畴耳环定义里聊的“无”、“空”。还是说把有与无,有与空之间合并进行了定义,并推演了其他概念。

达到这个理解,你就对“有”和“无”,没那么执着了。爱有没有吧……哈哈哈


要点4:罗汉、菩萨与佛

别看我们中国人人都知道菩萨,处处在拜菩萨。但是在东南亚的南传小乘佛教里,其实是没有“菩萨”这个人物的。他们的修行只求自悟,修炼到罗汉级别就够了。其实这个罗汉果位就相当于“成佛”了。只不过因为后世对佛陀本人进行了神格化的操作与无限推崇,所以不在名称上造一堆“佛”的头衔罢了。即使修行达到了涅槃顿悟的“佛”之境界,后人出于对创教者的尊重与信仰,就赋予了他们唯一的头衔——佛教就是“佛”的称号。

同样,之所以在北传大乘佛教里会创造出“菩萨”的修行阶段(或称之为“概念”,“人物”)也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因为大乘佛教的思想是自渡渡人,光自悟,在他们看不算佛的境界,因为还有渡人这一阶段未达。所以,针对大乘独有的“渡人”思想,他们创造出了“菩萨”这一修行阶段。与罗汉一样,菩萨其实也已经达到佛之境界了。只不过还没入涅槃之境界,还没在南瞻部洲重生显化(印度佛教里规定,佛必须在此州显化诞生才算是佛,达到了境界不完成最后在此州显化再生的最后一步操作也不算“成佛“)。南瞻部洲的定义,其实也是古老印度人对自己生存之大陆与周边海洋世界与想象之世界关系的一种人类想象化处理。此州就象征着印度大陆自己的地盘,佛只能在此显现,也表征了一种“印度中心论”的原始地理的主张。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菩萨就相当于局长助理,虽然还没把助理一词去掉,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已经是在行使局长(佛)主持全面工作的职衔了。

所以,我们东亚地区总是拜菩萨,拜菩萨本质上就等于拜佛本身,这是一个概念的不同层次。

但在东南亚,因为没有菩萨这个说法,他们的逻辑是拜上师——其实这有点假借佛祖之名,搞光环加身的意味。给遥远的佛祖供奉不如直接给上师,这于后者生存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南传留下的传统就是拜人,拜上师。

但是,我们要清楚无论你是拜人,还是拜佛,还是拜菩萨,甚至不叩拜(其实也是可以的,佛陀普渡众生,不拜依然保护你。拜只是形式,主要在态度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佛陀教诲的指向:觉悟。

有了此面向做底,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佛学与民间习俗,才能更好的品读佛学历史与文化。

2024216